首页 > 诗文 > 诗文 > 翻译及注释

《登兖州城楼》翻译及注释

唐代杜甫

东郡趋庭日,南楼纵目初。

译文: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,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。

注释:东郡趋庭:到兖州看望父亲。初:初次。

浮云连海岱,平野入青徐。

译文: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,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。

注释:海岱:东海、泰山。入: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。青徐:青州、徐州。鲍照诗:“平野起秋尘。”《海赋》:“西薄青徐。”《唐书》:青州北海郡、徐州彭城郡,俱属河南道。

孤嶂秦碑在,荒城鲁殿馀。

译文:秦始皇的石碑像一座高高的山峰屹立在这里,鲁恭王修的灵光殿只剩下一片荒芜的城池。

注释:秦碑: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。鲁殿: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。馀:残馀。

从来多古意,临眺独踌躇。

译文: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,在城楼上远眺,独自徘徊,心中十分感慨。

注释:古意:伤古的意绪。踌躇:犹豫。。

杜甫简介

唐代·杜甫的简介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...〔 ► 杜甫的诗(1134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