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李峤的诗 > 中秋月二首·其二

中秋月二首·其二

[唐代]:李峤

圆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

安知千里外,不有雨兼风?

中秋月二首·其二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天上升起一轮明月,

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。

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,

就没有急风暴雨呢?

注释

圆魄:指中秋圆月。

安知:哪里知道。

中秋月二首·其二鉴赏

 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,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,存在着千差万别。

  “圆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安知千里外,不有雨兼风。”意思是此时此地“圆魄”(明月)当空,又怎见得此时彼地(“千里外”)“不有雨兼风”呢?千里指很远的意思,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。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,没有风雨呢?

  人人“皆言”的未见得就是真理。大千世界,变化万千,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、发展的,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,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,即便对人人“皆言”为是的,也要敢于怀疑,不断深入地探索。其二,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,以偏代全,以对局部、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,便正是以此代彼、以偏概全。

  这首五言绝句,写此地有月光,彼地有风雨,意在风雨,而非赏月。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,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——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,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;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,无雨骤风狂?这首诗以咏月为题,揭示了一个真理:世上的事千差万别,千变万化,不可能全都一样。正如中秋夜,此处皓月当空,他处却风雨交加。

李峤简介

唐代·李峤的简介

李峤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

...〔 ► 李峤的诗(209篇)

猜你喜欢

谒柳公祠 其二

清代张邦柱

白日悲歌荔子丹,愚溪桥下水漫漫。柳公岩古长留姓,司马塘今尚纪官。

遗庙两州尸祝在,穹碑一片墨痕残。清时无复徵蛇乳,闾左恬熙赋役宽。

登延庆佛阁用出郊韵三首

宋代吴潜

高阁都将万象收,凭栏睇望兴何悠。

张郎遯世谁家谷,孙子成仙何处洲。

恭和御制耕织图诗 其一

清代允祥

历历三时况,如陈《七月》篇。秋云青甸里,春雨绿畴边。

圣政先无逸,皇心重有年。孜孜宵{口干}意,总向画图传。

岁暮和颖庐

熊盛元

片魂终日绕禅扉,雾密空嗟烛影微。诗海波颓惟独啸,霜天月死竟安归?

梅犹未坼知春远,路欲重寻与世违。猛忆山中泉水澈,倚窗闲检遂初衣。

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

元代柳贯

小谷疏林受数家,年芳犹有刺桐花。白云不为青山地,截断前峰两髻丫。

赠钱功甫二首 其二

明代张元凯

薄宦唯吾拙,诸生尔独贫。他年文苑传,今日士林人。

蚀字真如蠹,牵衣故作鹑。未须嗟濩落,晚贵最平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