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扯鼓夺旗扯鼓夺旗的意思
chěduó

扯鼓夺旗



扯鼓夺旗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形容作战勇敢。

出处元 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三折:“统雄兵劈面相持,驱貔虎扯鼓夺旗。”

例子扯鼓夺旗千般勇,三停刀上血光飞。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


基础信息

拼音chě gǔ duó qí

注音ㄔㄜˇ ㄍㄨˇ ㄉㄨㄛˊ ㄑ一ˊ

繁体撦皷奪旗

感情扯鼓夺旗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。

近义词斩将搴旗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扯鼓夺旗的意思解释、扯鼓夺旗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
四书五经 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男女授受不亲 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
兵无常势 兵:战争;常:常规、不变;势:形势。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。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。
云天雾地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
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,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。
空口无凭 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
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;形容很短的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宝贵。
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
指手划脚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
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学而优则仕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
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
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
引领翘首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
细水长流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
凌云之志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
惴惴不安 指担心害怕(惴惴:恐惧、担忧的样子)。
黄钟毁弃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
义不容辞 义:道义;容:允许。辞:推辞。道义上不允许推辞。
薪尽火灭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
避俗趋新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
亡魂失魄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
无微不至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
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。
古来今往 从古代到现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