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不识不知不识不知的意思
shízhī

不识不知



不识不知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没有多少知识。旧喻民风淳朴。

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尧乃微服游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‘立我蒸民,莫匪尔极,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’”

例子然尝闻尧舜之世,十日一风,五日一雨,百姓耕田而食,凿井而饮,所谓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”是也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)


基础信息

拼音bù shí bù zhī

注音ㄅㄨˋ ㄕˊ ㄅㄨˋ ㄓ

繁体不識不知

感情不识不知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识古今。

近义词不知不觉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不识不知的意思解释、不识不知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卬首信眉 信,通“伸”。昂首伸眉。形容意气昂扬,不随波逐流。
石枯松老 枯:干枯。石头干裂,松树老朽。形容历时极为久远。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
连编累牍 牍:古代写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长。
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。形容心情极其焦急。焚:烧。
谠言直声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
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
有目共睹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
粗制滥造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
国泰民安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
半夜三更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
黄耳传书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
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
一鼓作气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欺人自欺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
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。
如出一辙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
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独;图:贪图;追求。
黄钟毁弃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
河山之德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
无所畏惧 畏惧:害怕。没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
药石无效 药石:药和治病的石针。药和石针都不见效。形容病情严重。
骂骂咧咧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
连车平斗 形容冗员很多。
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
烟消云散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。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也作“云消雾散”。
举措不当 举措:举动,措置。指行动措施不得当。